- 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出自 《菜根谭·概论》
- 清能有容,仁能善断,明不伤察,直不过矫,是谓蜜饯不甜、海味不咸,才是懿德。 出自 《菜根谭·概论》
- 一念常惺,才避去神弓鬼矢;纤尘不染,方解开地网天罗。 出自 《菜根谭·修身》
- 纷扰固溺志之场,而枯寂亦槁心之地。 出自 《菜根谭·修身》
- 闲中不放过,忙中有受用。 出自 《菜根谭·概论》
- 天扼我以遇,吾亨吾道以通之。 出自 《菜根谭·概论》
- 气象要高旷,而不可疏狂。 出自 《菜根谭·概论》
- 福莫福于少事,祸莫祸于多心。 出自 《菜根谭·概论》
- 养弟子如养闺女,最要严出入,谨交游。 出自 《菜根谭·概论》
- 面前的田地要放得宽,使人无不平之叹;身后的惠泽要流得长,使人有不匮之思。 出自 《菜根谭·概论》
- 君子而诈善,无异小人之肆恶;君子而改节,不若小人之自新。 出自 《菜根谭·概论》
- 心者修裔之根,未有根不植而枝叶荣茂者。 出自 《菜根谭·概论》
- 奢者富而不足,何如俭者贫而有余。 出自 《菜根谭·概论》
- 欲临死而无贪恋,须向生时事事看得轻。 出自 《菜根谭·修身》
- 矜高倨傲,无非客气;降伏得客气下,而后正气伸 出自 《菜根谭·概论》
- 作人无一点真恳的念头,便成个花子,事事皆虚 出自 《菜根谭·概论》
- 苦心中常得悦心之趣;得意时便生失意之悲。 出自 《菜根谭·概论》
- 大羹必有淡味,至宝必有瑕秽,大简必有大好,良工必有不巧。 出自 《论衡·卷三十·自纪篇》
- 诸生能传百万言,不能览古今,守信师法,虽辞说多,终不为博。 出自 《论衡·卷十三·效力篇》
- 雷电迅疾,击折树木,坏败室屋,时犯杀人。 出自 《论衡·卷六·雷虚篇》
- 力作不求富,富自到矣。 出自 《论衡·卷一·命禄篇》
- 夫天者,体也,与地同。 出自 《论衡·卷二十五·祀义篇》
- 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 出自 《晋书·列传·第十三章》
- 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出自 《晋书·列传·第二十二章》
- 太刚则折,至察无徒 出自 《晋书·列传·第三十九章》
- 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 出自 《史记·三十世家·齐太公世家》
- 时乎时,不再来。 出自 《史记·七十列传·淮阴侯列传》
- 偏听生奸,独任成乱。 出自 《史记·七十列传·鲁仲连邹阳列传》
-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出自 《史记·七十列传·酷吏列传》
-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 出自 《史记·十二本纪·高祖本纪》
-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出自 《史记·十二本纪·项羽本纪》
-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富民之要,在於节俭。 出自 《史记·七十列传·平津侯主父列传》
- 人众者胜天,天定亦能破人。 出自 《史记·七十列传·伍子胥列传》
- 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非者,天报之以殃。 出自 《史记·七十列传·吴王濞列传》
-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出自 《史记·七十列传·屈原贾生列传》
- 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 出自 《史记·三十世家·陈涉世家》
-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出自 《史记·七十列传·商君列传》
- 始之易,终之难也。 出自 《史记·七十列传·春申君列传》
- 父慈子孝,夫信妻贞,家之福也。 出自 《史记·七十列传·范雎蔡泽列传》
- 君子以义死难,视死如归 出自 《史记·七十列传·范雎蔡泽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