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时有不谢之花,八节有长青之草。 出自 《镜花缘·第一回》
- 一念开明,反身而诚 出自 《传习录·卷中·答陆原静书》
-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出自 《喜晴》
-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出自 《千字文·全文》
- 信使可覆,器欲难量。 出自 《千字文·全文》
- 虚心听纳,用人不疑,岂非所谓贤主哉! 出自 《新五代史·本纪·周本纪第十二》
- 习见善则安于为善,习见恶则安于为恶。 出自 《新五代史·列传·杂传第三十九》
- 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 出自 《贞观政要·卷一·论政体》
- 若憎而不知其善,则为善者必惧;爱而不知其恶,则为恶者实繁。 出自 《贞观政要·卷三·君臣鉴戒》
- 直辞正谏,论道佐时。 出自 《贞观政要·卷一·论君道》
- 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所以共为治也。 出自 《贞观政要·卷一·论君道》
- 狎则言无不尽,疏则情不上通。 出自 《贞观政要·卷五·论诚信》
- 君虽明哲,必藉股肱以致治。 出自 《贞观政要·卷三·君臣鉴戒》
- 能安天下者,惟在用得贤才。 出自 《贞观政要·卷三·论择官》
- 自古帝王凡有兴造,必须贵顺物情。 出自 《贞观政要·卷六·论俭约》
- 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 出自 《贞观政要·卷八·论务农》
- 仁义积则物自归之。 出自 《贞观政要·卷五·论仁义》
- 抚之以仁义,示之以威信 出自 《贞观政要·卷五·论仁义》
- 首创奢淫,危亡之渐。 出自 《贞观政要·卷二·论求谏》
- 崇尚节俭,大布恩德。 出自 《贞观政要·卷一·论政体》
-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出自 《贞观政要·卷一·论君道》
- 百姓欲静而徭役不休,百姓凋残而侈务不息 出自 《贞观政要·卷一·论君道》
- 攻破乃降,战胜乃克。 出自 《贞观政要·卷一·论君道》
- 谗邪者必受其福,忠正者莫保其生。 出自 《贞观政要·卷一·论君道》
- 未闻身治而国乱者。 出自 《贞观政要·卷一·论君道》
- 可爱非君,可畏非民。 出自 《贞观政要·卷一·论政体》
- 君心治,则照见下非。 出自 《贞观政要·卷一·论政体》
- 兵威不息,劳止未康。 出自 《贞观政要·卷三·论封建》
- 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竞进。 出自 《贞观政要·卷三·论择官》
- 心怀苟且,则节义不立。节义不立,则名教不兴。 出自 《贞观政要·卷三·君臣鉴戒》
- 以石投水,千载一合,以水投石,无时不有。 出自 《贞观政要·卷三·君臣鉴戒》
- 不信之言,无诚之令,为上则败德,为下则危身 出自 《贞观政要·卷五·论诚信》
- 鉴形之美恶,必就于止水;鉴国之安危,必取于亡国。 出自 《贞观政要·卷八·论刑法》
- 若君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亡,不可得也。 出自 《贞观政要·卷三·君臣鉴戒》
- 弘俭约,薄赋敛,慎终始,可以永固。 出自 《贞观政要·卷二·论纳谏》
- 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 出自 《贞观政要·卷一·论君道》
-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出自 《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
- 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 出自 《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
- 不识其主而事之,是无智也! 出自 《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
- 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 出自 《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