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僧人听其语有破绽,乃曰:请问相公,澹台灭明是一个人,两个人? 出自 《夜航船序》
- 有始有终,无为无欲,遇灾则极其忧勤,时安则不骄不逸故也。 出自 《贞观政要·卷十·论慎终》
- 酒肉弟兄千个有,落难之中无一人。 出自 《喻世明言·卷八》
- 夫不孝之人,下愚之才也。 出自 《论衡·非韩》
- 勤能补拙,俭以养廉。 出自 《格言联璧·从政类》
- 昔容成氏之时,道路雁行列处,托婴儿于巢上,置余粮于亩首,虎豹可尾,虺蛇可跟,而不知其所由然。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
- 立业无论大小,总要此身做得来。 出自 《围炉夜话·第三九则》
- 为人全无好处,欲邀福庆,从何得来? 出自 《围炉夜话·第一一四则》
- 马逢伯乐而嘶,人遇知己而死。 出自 《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 序私谓石等曰:若秦百万之众尽至,诚难与为敌。 出自 《资治通鉴·晋纪·淝水之战》
- 时来风送滕王阁,运去雷轰荐福碑。 出自 《增广贤文·上集》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 出自 《警世通言·卷二十四》
- 圣人敛福,君子考祥;作德日休,为善最乐。 出自 《格言联璧·惠吉类》
- 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 出自 《史记·淮阴侯列传》
- 纸里包不住火。 出自 《济公全传·第一百二十七回》
- 以为世衰事变,民心靡薄,故作法术,专意於刑也。 出自 《论衡·非韩》
- 只宜行所无事,不可有意立名建功以求烜赫之誉。 出自 《呻吟语·卷五·书集·治道》
- 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 出自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 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 出自 《史记·七十列传·乐毅列传》
-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出自 《出塞》
- 求备之心,可用之以修身,不可用之接物 出自 《围炉夜话·第一五九则》
- 瓮中捉鳖,手到拿来。 出自 《水浒传·第十八回》
- 货无大小,缺者便贵。 出自 《醒世恒言·卷三十五》
- 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啗以枣脯。 出自 《史记·优孟传》
- 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出自 《格言联璧·处事类》
- 伊出上魏。 出自 《淮南子·地形训》
- 遣尚书朱序来说谢石等,以为:强弱异势,不如速降。 出自 《资治通鉴·晋纪·淝水之战》
- 君子不畏虎,独畏谗夫之口。 出自 《论衡·卷二十三·言毒篇》
- 有不忍言之心,必有不忍言之祸。 出自 《围炉夜话·第一三O则》
- 无财作力,少有斗智,既饶争时,此其大经也。 出自 《史记·七十列传·货殖列传》
- 明镜鉴形,美恶必见。 出自 《贞观政要·卷二·论求谏》
-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出自 《题弟侄书堂》
- 用百人之所能,则得百人之力;举千人之所爱,则得千人之心。 出自 《淮南子·缪称训》
- 马之贼,则不若其全;然则,民之死,不若其生。 出自 《论衡·非韩》
- 人挪活,树挪死。 出自 《济公全传·第二十六回》
- 是时,诸军皆溃,惟慕容垂所将三万人独全,坚以千余骑赴之。 出自 《资治通鉴·晋纪·淝水之战》
- 事不关心,关心者乱 出自 《警世通言·卷十二》
- 合出封羊。 出自 《淮南子·地形训》
- 韩子非儒,谓之无益有损,盖谓俗儒无行操,举措不重礼,以儒名而俗行,以实学而伪说,贪官尊荣,故不足贵。 出自 《论衡·非韩》
- 罪己不如正己,格事不如格心。 出自 《明史·列传·卷一百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