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业无论大小,总要此身做得来。 出自 《围炉夜话·第三九则》
- 为人全无好处,欲邀福庆,从何得来? 出自 《围炉夜话·第一一四则》
- 马逢伯乐而嘶,人遇知己而死。 出自 《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 序私谓石等曰:若秦百万之众尽至,诚难与为敌。 出自 《资治通鉴·晋纪·淝水之战》
- 公天下之身,公天下之物,其唯至人矣! 出自 《列子·杨朱》
- 时来风送滕王阁,运去雷轰荐福碑。 出自 《增广贤文·上集》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 出自 《警世通言·卷二十四》
- 圣人敛福,君子考祥;作德日休,为善最乐。 出自 《格言联璧·惠吉类》
- 知莫大乎弃疑,行莫大乎无过,事莫大乎无悔,事至无悔而止矣,成不可必也。 出自 《荀子·议兵》
- 此自爱人、利人生与? 出自 《墨子·兼爱下》
- 是礼之三本也。 出自 《荀子·礼论》
- 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 出自 《史记·淮阴侯列传》
- 纸里包不住火。 出自 《济公全传·第一百二十七回》
- 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 出自 《列子学射》
- 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出自 《阴符经·下篇》
- 以为世衰事变,民心靡薄,故作法术,专意於刑也。 出自 《论衡·非韩》
- 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出自 《庄子·外篇·至乐》
- 只宜行所无事,不可有意立名建功以求烜赫之誉。 出自 《呻吟语·卷五·书集·治道》
- 兵起而程敌,政不若者勿与战;食不若者勿与久;敌众勿为客;敌尽不如,击之勿疑。 出自 《商君书·战法》
- 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 出自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出自 《论语·子罕篇》
- 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 出自 《史记·七十列传·乐毅列传》
- 求备之心,可用之以修身,不可用之接物 出自 《围炉夜话·第一五九则》
- 今人主之于言也,说其辩而不求其当焉;其用于行也,美其声而不责其功。 出自 《韩非子·五蠹》
- 瓮中捉鳖,手到拿来。 出自 《水浒传·第十八回》
- 货无大小,缺者便贵。 出自 《醒世恒言·卷三十五》
- 身可危也,而志不可夺也 出自 《礼记·儒行》
- 面誉者不忠,饰貌者不情 出自 《大戴礼记·文王官人第七十二》
- 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啗以枣脯。 出自 《史记·优孟传》
- 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出自 《格言联璧·处事类》
- 伊出上魏。 出自 《淮南子·地形训》
- 然即之交孝子者,果不得已乎? 出自 《墨子·兼爱下》
-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出自 《礼记·祭义》
- 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出自 《孙子兵法·九地篇》
-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出自 《礼记·中庸》
- 遣尚书朱序来说谢石等,以为:强弱异势,不如速降。 出自 《资治通鉴·晋纪·淝水之战》
- 非其义,不受其利 出自 《吕氏春秋·览·离俗览》
-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出自 《老子·德经·第七十三章》
- 君子不畏虎,独畏谗夫之口。 出自 《论衡·卷二十三·言毒篇》
- 斩敌者受赏,而高慈惠之行;拔城者受爵禄,而信廉爱之说;坚甲厉兵以备难,而美荐绅之饰;富国以农,距敌恃卒,而贵文学之士;废敬上畏法之民,而养游侠私剑之属。 出自 《韩非子·五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