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行仁义者非所誉,誉之则害功,工文学者非所用,用之则乱法。 出自 《韩非子·五蠹》
- 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 出自 《韩非子·五蠹》
- 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臿以为民先,股无胈,胫不生毛,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 出自 《韩非子·五蠹》
- 既畜王资而承敌国之釁,超五帝侔三王者,必此法也。 出自 《韩非子·五蠹》
- 今为之攻战,进则死于敌,退则死于诛,则危矣。 出自 《韩非子·五蠹》
- 弃私家之事而必汗马之劳,家困而上弗论,则穷矣。 出自 《韩非子·五蠹》
- 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有苗乃服。 出自 《韩非子·五蠹》
- 战之事也危,而民为之者,曰:可得以贵也。 出自 《韩非子·五蠹》
- 君不能下令为百姓服度以禁之,乃断缨出以示先民,是先戮以莅民也。 出自 《韩非子·说五》
- 是干戚用于古不用于今也。 出自 《韩非子·五蠹》
- 人主不除此五蠹之民,不养耿介之士,则海内虽有破亡之国,削灭之朝,亦勿怪矣。 出自 《韩非子·五蠹》
- 今修文学,习言谈,则无耕之劳而有富之实,无战之危而有贵之尊,则人孰不为也? 出自 《韩非子·五蠹》
- 夫垂泣不欲刑者,仁也;然而不可不刑者,法也。 出自 《韩非子·五蠹》
- 其带剑者,聚徒属,立节操,以显其名,而犯五官之禁。 出自 《韩非子·五蠹》
- 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粝粢之食,藜藿之羹;冬日麑裘,夏日葛衣;虽监门之服养,不亏于此矣。 出自 《韩非子·五蠹》
- 徐偃王处汉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 出自 《韩非子·五蠹》
- 故微妙之言,非民务也。 出自 《韩非子·五蠹》
- 夫山居而谷汲者,膢腊而相遗以水;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 出自 《韩非子·五蠹》
- 故用于秦者,十变而谋希失;用于燕者,一变而计希得。 出自 《韩非子·五蠹》
- 仲尼以为孝,举而上之。 出自 《韩非子·五蠹》
- 矜伪不长,盖虚不久。 出自 《韩非子·难一》
- 治强易为谋,弱乱难为计。 出自 《韩非子·五蠹》
-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出自 《韩非子·五蠹》
-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出自 《韩非子·难一》
- 糟糠不饱者不务粱肉,短褐不完者不待文绣。 出自 《韩非子·五蠹》
- 亡其用子之谒。 出自 《韩非子·说五》
- 舍必不亡之术而道必灭之事,治国者之过也。 出自 《韩非子·五蠹》
- 右司马反列,楚人已成列撰阵矣,公乃鼓之。 出自 《韩非子·说五》
- 历山之农者侵畔,舜往耕焉,期年。 出自 《韩非子·难一》
- 事异则备变。 出自 《韩非子·五蠹》
- 鄙谚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出自 《韩非子·五蠹》
- 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为改,乡人谯之弗为动,师长教之弗为变。 出自 《韩非子·五蠹》
- 献图则地削,效玺则名卑,地削则国削,名卑则政乱矣。 出自 《韩非子·五蠹》
- 今世近习之请行,则官爵可买;官爵可买,则商工不卑也矣。 出自 《韩非子·五蠹》
- 文公曰:善。 出自 《韩非子·难一》
- 人之情性莫先于父母,皆见爱而未必治也,虽厚爱矣,奚遽不乱? 出自 《韩非子·五蠹》
- 宋有人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出自 《韩非子·五蠹》
- 鲁哀公,下主也,南面君国,境内之民莫敢不臣。 出自 《韩非子·五蠹》
- 故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不用于今也。 出自 《韩非子·五蠹》
- 今儒、墨皆称先王兼爱天下,则视民如父母。 出自 《韩非子·五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