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古诗文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
名句
>
唐代
> 致安之本,惟在得人。
致安之本,惟在得人。
出自唐代的《
贞观政要·卷三·论择官
》
相关名句
强人之所不能,事必不立;禁人之所必犯,法必不得矣。
资治通鉴·唐纪·唐纪五十八
休念故乡生处好,受恩深处便为家。
增广贤文·上集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醒世恒言·卷十七
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性怡情;淡泊是高风,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
菜根谭·概论
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论语·为政篇
仁义之道,守之而不失;俭约之志,终始而不渝。
贞观政要·卷十·论慎终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老子·德经·第六十七章
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后汉书·本纪·皇后纪上
猜您喜欢
简发而栉,数米而炊,窃窃乎又何足以济世哉!
庄子·杂篇·庚桑楚
天之所助,虽小必大;天之所违,虽成必败
管子·形势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中庸·第二十章
世路之蓁芜当剔,人心之茅塞须开。
幼学琼林·卷四·花木
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
弟子规·谨
归国宝,不若献贤而进士。
墨子·01章 亲士
强令之笑不乐;强令之哭不悲
吕氏春秋·纪·仲春纪
负薪救火,扬汤止沸,以暴易乱,与乱同道,莫可测也,后嗣何观!
贞观政要·卷一·论君道
故死之为道也,一而不可得再复也,臣之所以致重其君,子之所以致重其亲,于是尽矣。
荀子·礼论
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
论衡·卷十四·状留篇
诗文
唐诗三百
古诗三百
宋词三百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高中古诗
小学文言
初中文言
高中文言
宋词精选
古诗十九
诗经
楚辞
乐府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节日
春节
元宵
寒食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怀古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忧国忧民
婉约
豪放
民谣
名句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婉约
豪放
诗经
民谣
论语
史记
老子
庄子
孟子
中庸
荀子
尚书
汉书
节日
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鬼谷子
菜根谭
韩非子
红楼梦
淮南子
名贤集
忧国忧民
咏史怀古
三十六计
资治通鉴
增广贤文
了凡四训
文心雕龙
围炉夜话
随园诗话
人物
潘岳
曾公亮
张泌
成鹫
梅尧臣
赵恒
李之仪
司空图
贺知章
蔡松年
王湾
文秀
释怀深
汪遵
与恭
刘方平
皮日休
葛立方
文嘉
孟子
汪藻
陈文述
袁凯
周密
周邦彦
汪元量
孟昉
潘大临
谭元春
张籍
古籍
老子
史记
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