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古诗文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
名句
>
先秦
> 谨于言而慎于行。
谨于言而慎于行。
出自先秦的《
礼记·缁衣
》
相关名句
惟有道者,能备患于未形也,故祸不萌。
管子·牧民
吃肉得润口肉。
济公全传·第一百二十六回
棒头出孝子,箸头出忤逆。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论语·颜渊篇
小人巧言令色,先意希旨
宋史·列传·卷五十二
用仁义以治天下,行礼乐以变海内,公赏罚以定干戈。
水浒传·第八十二回
根深不怕风摇动,树正何愁月影斜。
增广贤文·上集
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
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治天下者,正家为先。正家之道,始于谨夫妇。
明史·列传·卷一
猜您喜欢
从善则有誉,改过则无咎。
贞观政要·卷四·教戒太子诸王
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无处下金钩。
增广贤文·上集
与汝游者,莫汝告也。
列子·黄帝
眼界要阔,遍历名山大川;度量要宏,熟读五经诸史。
格言联璧·学问类
以铜为鉴,可整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
幼学琼林·卷三·器用
乐闻过,罔不兴;拒谏,罔不乱。
新唐书·列传·卷四十三
吞舟之鱼,荡而失水,则制于蝼蚁,离其居也
淮南子·主术训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
老子·德经·第七十三章
行义修则见信,见信则受事;文学习则为明师,为明师则显荣:此匹夫之美也。
韩非子·五蠹
静若含珠,动若木发;静若无人,动若赴的,此为澄清到底。
冰鉴·神骨
诗文
唐诗三百
古诗三百
宋词三百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高中古诗
小学文言
初中文言
高中文言
宋词精选
古诗十九
诗经
楚辞
乐府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节日
春节
元宵
寒食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怀古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忧国忧民
婉约
豪放
民谣
名句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婉约
豪放
诗经
民谣
论语
史记
老子
庄子
孟子
中庸
荀子
尚书
汉书
节日
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鬼谷子
菜根谭
韩非子
红楼梦
淮南子
名贤集
忧国忧民
咏史怀古
三十六计
资治通鉴
增广贤文
了凡四训
文心雕龙
围炉夜话
随园诗话
人物
张榘
李正封
李约
侯寘
安邑坊女
王献之
阮瑀
归庄
刘伶
耿湋
包融
金诚
李清臣
哀长吉
查荎
俞彦
王闿运
释智朋
崔涤
崔敏童
顾彩
顾德辉
万树
吴则礼
李郢
施酒监
汤允绩
贾昌朝
李涛
刘燕哥
古籍
红楼梦
左传
大学
三国志
中庸
增广贤文
鬼谷子
菜根谭
庄子
黄帝内经
资治通鉴
山海经
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
老子
史记
论语